老牌的配资机构-配资机构APP-正规的股票配资app

你的位置:老牌的配资机构-配资机构APP-正规的股票配资app > 老牌的配资机构 >

股票配资收益 1955年授衔,他没能在十大元帅名单内,连毛主席都说:委屈你了

发布日期:2025-02-11 02:50    点击次数:60

股票配资收益 1955年授衔,他没能在十大元帅名单内,连毛主席都说:委屈你了

1955年9月27日股票配资收益,朱德、彭德怀、贺龙、陈毅、罗荣桓、徐向前等7人被授予元帅军衔,林彪和刘伯承因为生病没能到场,叶剑英则因为在大连准备工作也没能到场。

在这次授勋的过程中,作为我军三大主力师的六位师长,其中有五位都被评上了元帅军衔。然而作为120师副师长的萧克不仅没有被评为元帅,就连十大将的名单里都没有他的名字。

萧克是一位老人,就连毛主席都曾说过:“委屈你了。”那么萧克为何没有被评上十大元帅或者是十大将呢?他又是一个怎样的人呢?

萧克

萧克和毛主席第一次见面

萧克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,祖父、父亲和伯父都是贡生,他自己也读到了甲等师范。由于早年的教育,也为萧克成为一名儒将奠定了基础。

1927年初,身为北伐军总司令的蒋介石,公然扣留途径南昌去武汉的中共党部和政府人员,企图控制党和政府。而此时的萧克正准备参加北伐,途中接到堂哥的信,让他立刻请假到武昌去。

当萧克风尘仆仆地来到武昌的时候,表哥十分高兴地对他说:“还好还好,现在还不算晚,幸好你没有跟着蒋介石走,他要变成军阀了!”

之后经表哥介绍,萧克认识了国民革命军第四军一部扩编的11军第24师政治部主任陈兴霖,该师的师长是著名的北伐名将叶挺。

陈兴霖和萧克进行了两次谈话,在第二次谈话中,萧克明确表示自己对蒋介石是从刚开始的尊敬到如今的痛恨,他痛恨蒋介石背叛革命。因此不久后陈兴霖就将萧克分配到71团三连当政治指挥员,成为“铁军”的一名成员。

蒋介石和宋美龄

不久后部队开始反对蒋介石搞军事独裁,那个时候萧克在报纸上看到郭沫若写的一篇名为《请看今日之蒋介石》的文章,这篇文章揭露了蒋介石一切不好的行为。

文章写得十分生动形象,一时间不少士兵都对蒋介石义愤填膺。那个时候连队还挂着蒋介石的画像,萧克看后在画像旁添了两句话:“昔日为英杰,今日为鬼蜮。尔像虽如前,人鬼已有别!”

1927年10月南昌起义军主力部队在广东汕头等地接连遭到失败,萧克无奈之下只好从汕头回到湘南,与地方党组织取得了联系。不久后朱德率领南昌起义军剩下的成员进入湘南,和地方党组织共同发动了湘南暴动。

萧克听到这个消息后连忙赶到宜章县参加暴动,随后担任宜章县的独立营副营长。不过由于敌人实在太多,我军人数远远不够,湘南农军在强敌的合攻下只好退向井冈山,萧克奉命带领独立营向东转移。

1928年4月中旬的某一天,萧克率领独立营进入龙溪洞,在前进的途中,他们突然和毛主席带领的井冈山红军相遇。由于他们都不知道对方是谁,所以萧克传令下去准备战斗。

当井冈山的红军发现对方是湘南农军后,立刻派第一连的连长陈毅过去联系。双方通过情况后,毛主席走到萧克的跟前,紧紧地握着他的双手说:“好啊,没有接到朱德,反而接到了个萧克!”

毛主席说完便开始打量着萧克身后的部队,说:“你们有多少人,多少支枪?”萧克回答道:“我们有600多人,但是枪支却很少,只有七八十支,还都是梭镖,因此我们有个名字叫梭镖营。”

毛主席一边看一边感叹道:“梭镖营?还真是,有这么多梭镖。”主席顿了顿又说:“你们这是揭竿而起啊!”

这是毛主席和萧克第一次见面,两人之间没有陌生感,更像是许久不见的朋友。

毛主席和朱德

朱德和毛主席在井冈山会师后,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,萧克率领独立营被编在第29团,改为连队,萧克担任第三连连长。不久后敌杨如轩部的两个师从吉安开到永新,兵分两路准备夹击红四军。

毛主席和朱德接到情报后,便在茅坪商量对策,决定集中精锐先把一路的敌军打垮,之后再攻下另一路。最终决定由朱德率领28团和29团从茅坪方向出发,准备攻打来犯的敌人。

29团团长胡少海命令一营走在前面,而萧克所在的第三连则是全团中战斗力最强的连队。当第一营走到黄坳村的时候,尖兵班回来向萧克报告:“报告连长!黄坳村的河滩、大路边有许多坐着休息的敌人。”

萧克听到报告后立刻向团长请缨,指挥第三连和另两个连队冲进了黄坳,彻底打响了战斗。村里的敌人听到枪响后连忙赶来参战,他们一到村口就看到一排排子弹迎面射来,敌人反应不过来,只好往身后的村庄撤退。

以萧克的第三连为前锋的29团只用十几分钟的时间,就打垮了敌人81团的先遣营,成功消灭敌军100多人,俘虏40多人。不久后朱德带领28团赶到,他们看到这一情况后十分高兴,朱德更是望向萧克不停地点头:“很好很好,打仗就讲究快捷,哪个占先就哪个得利!”

利用一面白布歼灭上千敌人

1933年6月红八军被改编为红六军团第十七师,萧克担任师长。半年后萧克被命令直接率领红十七师的军事行动,原来国民党军要对中央苏区进行新的进攻,需要红六军团配合中央红军作战。

1934年1月14日中革军委下达了电令:“第十七师迅速向宜春、分宜地段渡过袁水,配合第十六师向南浔、永修一带行动。”

萧克接到命令后立刻带出侦察部队,在北路地方武装的协助下,侦查袁水沿岸的地势,为作战做了充足的准备。

1月24日萧克率领红十七师出发北上,26日和红十八师52团配合,成功击溃国民党军沿河设防的保安部队,成功渡过袁水,向奉新黄沙地区前进,准备与红十六师会合。

萧克带领的红十七师突然渡过袁水,这是令何健万万都想不到的,他只好临时抽调安抚地区的国民党第16师主力渡过袁水,跟踪和追击萧克部。

何健知道萧克的能力是很强的,因此他做完这个决定后还是有些不放心的,他又向国民党第18师的师长朱耀华下令,命令朱耀华率领两个旅的兵力围堵红十七师北上。

令何健没有想到的是,萧克率领红十七师由于日夜行军,体力消耗的十分巨大,因此萧克命令部下在黄沙地区做短暂的休整。而令萧克没想到的是就在他们休整的时候,朱耀华已经率领两个旅的兵力到达黄沙地区的外围。

朱耀华等人发现萧克的行踪后,立刻命令部下对红十七师发起进攻。萧克遇到敌军后没有慌张,而是冷静地下了一个决定,他准备以少量的兵力警戒国民党第16师,再集中主力部队和朱耀华部做斗战。

在战斗的过程中,何健还派出三个批次的飞机飞到黄沙地区的上方进行轰炸,一时间战场十分混乱。萧克所带领的红十七师被敌机轰炸的暗自叫苦,而此时萧克却在思考一个问题,那就是自己和敌人都在黄沙地区,敌机是如何分辨下方的人是敌是友呢?

敌机只在红十七师的阵地上轰炸,国民党的阵地上却是一发炮弹都没有的,飞机上的驾驶员距离地面还是有一段距离的,那么他们究竟是如何分辨的呢?

战斗打了一天,直到这天下午4时萧克从望远镜中发现了敌机是如何分清友军敌军的。原来国民党军在阵地上设置了一块白布,这样一来敌机上的驾驶员就能很好地分辨敌军和友军了。

萧克灵机一动,命令手下的人也在自己的阵地上放上一块白布。当敌机再次飞过黄沙地区的时候,他们越过了红十七师的阵地,开始对国民党军的阵地进行轰炸。

国民党军队突如其来的轰炸也是十分疑惑的,一时间兵荒马乱,就在这个时候萧克连忙指挥部队趁机发起进攻,成功摆脱国民党的围攻,冲出了敌人的包围圈。

在这次战斗中,我军击伤了国民党旅长钟光仁,歼灭国民党第184旅1000多人。

当萧克指挥红十七师顺利突围后,红十六师在师长高永生等人的指挥下赶到黄沙地区。两师会合后根据中革军委的指示,由萧克统一指挥。

2月6日萧克等率领红十六、红十七师从黄沙地区出发,继续北上。不过非常可惜的是由于他们目标太大,导致被国民党多部围追堵截,最后红十七师由萧克率领在3月下旬回到湘赣苏区,红十六师则由高咏生率领去湘鄂赣苏区。

利用聪明才智,让敌人无粮可食

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,日军开始全面侵华。7月9日担任红三十一军军长的萧克和彭德怀、贺龙、刘伯承等红军将领联名,率领全体红军将士通电南京政府,请缨杀敌。

1938年2月下旬日伪军一万多人向晋西北进攻,敌人的攻击很是凶猛,更是连续占领了晋西北根据地的河曲、保德等7座县城,企图压迫第120师西渡黄河。

面对敌人强势的进攻,萧克毫不慌乱的协助贺龙巧妙用计,成功将这7座县城收复回来。收复7城后,晋西北根据地的局势又稳定了下来。

9月29日到11月6日中共中央召开了六届六中全会,萧克也参加了此次会议。萧克对自己能够参加此次会议格外兴奋,他说:“对于我这个见识不是很广的人来说,参加会议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,同时也为我即将独立担任领导工作提高了信心和勇气。”

1942年2月萧克被任命为晋察冀军区副司令员,5月萧克正式协助司令员聂荣臻工作。萧克到晋察冀军区的时候,正是日军对冀中抗日根据地进行疯狂“扫荡”的时候,因此他上任后的第一个任务就是协助聂荣臻指挥冀中区的反“扫荡”斗争。

敌人此次的“扫荡”是空前的残酷,从5月1日开始由冈村宁次亲自指挥,日军共5万人的兵力采取“十面出击”等战术进行攻击,企图彻底摧毁我军位于华北日伪心脏部位的平原抗日堡垒。

冀中的斗争形势越来越紧张,聂荣臻和萧克分别指示各军分区向平汉等地出击,准备牵制深入冀中中心区的敌人。6月初在聂荣臻和萧克的指导下,冀中区领导机关率主力部队到冀鲁豫区,然后转战到北岳区。

由于广大军民顽强勇敢的斗争,再加上聂荣臻、萧克指挥有方,敌人虽然有重兵却无能为力,很快冀中根据地的形势逐渐好转。

1943年夏天,边区人民武装部部长程世才去延安学习,萧克接替他兼任此职位,他刚刚接手就领导了夏季的保卫麦收斗争。

北岳区的东西亮面都是起伏地,再往北又是一片大平原,因此这个地区是边区的主要粮食产地,也是边区军民食物的主要来源。但非常可惜的是每到收麦子的季节,日伪军就纷纷出来抢粮,导致我军战士和百姓常常吃不饱。

萧克上任后决定改变这一现象,如果把这里变成一面负担,就能解决北岳区粮食供应的大部分。于是萧克决定分散一部分正规军,配合武装和民兵进行保卫麦收。

这时期敌我双方在麦区展开了紧张的争夺战,在萧克的指挥下,这次军事行动的规模也比过去大,人马也比之前多得多。虽然目标比较大,但他们大多都藏在麦地、田坎等利于隐蔽的地方,敌人也不易发现。

最重要的是我军对此地的地形颇为熟悉,这也为争夺战提供了一个有利的机会。

萧克

如果敌人来抢麦,八路军就开始打枪,给敌人以杀伤,并造成他们的混乱。等到敌人的大部队来的时候,我军早已转移,他们也只能扑了个空。

就这样连续几次后,敌人便很少来了,就像萧克所说的那样:“这次保卫麦收的斗争达到了预期的目的,成熟的粮食一粒也没有落在敌人的手中。”

这年秋季,日军2万多人,外加伪军1万多人,对北岳区进行“扫荡”,萧克担任反“扫荡”作战指挥,他留下小部队和民兵以游击战和地雷战钳制敌人,使敌人到处被动挨打,损失不小。

1943年8月聂荣臻前往延安准备参加中共七大,萧克则代理晋察冀军区司令员,成为军区最高军事首长,领导这一地区的抗日斗争,直到1944年4月前往延安学习,并在延安见证了抗战的最后胜利!

白崇禧

萧克被授予上将,毛主席:委屈你了

解放战争时期,萧克领导第四野战军横渡长江、挥师南下,策划了河南张轸起义和湖南程潜、陈明仁起义,歼灭了中南地区国民党白崇禧集团和余汉谋诸部共43万人。

萧克的谋略十分高超,战绩也令人赞叹,大家从以上不难看出萧克为新中国做出的贡献是非常大的。

1955年萧克被授予上将军衔,很多人得知这个消息后都是难以相信的,甚至有人为萧克打抱不平。

很多人认为不管是在井冈山时期还是在抗战时期,萧克做出的贡献都是非常大的,也不逊于任何一位大将。有人觉得授予萧克上将军衔是有些委屈他的,连毛主席都曾说过:“委屈你了。”

那么为何战功赫赫的萧克不仅没有成为十大元帅之一,连大将都没有评上呢?

毛主席和张国焘

有一种说法是萧克曾站错了队,不受毛主席的喜欢,因此没有被授予更高的军衔。大家都知道张国焘曾在长征途中做出了违反党中央的决定,张国焘为人傲慢,看不起贺龙等人,但他对萧克却是格外欣赏的,萧克对张国焘也是很看好的。

之后萧克就跟在张国焘的手下工作,而贺龙、周恩来等人则是支持毛主席,直到张国焘失败后,萧克才回到延安。因此不少人说萧克没有被授予更高的军衔,就是因为他曾跟错了人,不受毛主席的喜欢。

不过大家都知道毛主席曾说过一句话:“知错能改,就是好同志。”从这里可以看出毛主席为人十分和善,对于知错能改的同志,他都会选择原谅,所以萧克当初跟错了人并不是他没被授予更高军衔的原因。

如果毛主席真的因为这一点就不喜欢萧克的话,那么当初在评选军衔的时候,毛主席就不会对萧克说“委屈你了”,从这里可以看出毛主席对萧克还是十分欣赏的。

萧克当初也说过,自己选择张国焘是因为长期和中共中央失去联系,并不清楚真正的情况,所以才会被张国焘蒙蔽。

毛主席和萧克

那么萧克没有被评上元帅或者是大将究竟是什么原因呢?

其实原因非常简单,大家都知道人员是有相关工作人员根据规章制度所选定的,他们需要考察的东西有很多,而评选元帅和大将不仅需要有军功和资历,其兵龄也要老,当时的职位也不能低,评选标准十分严格。

而能符合以上标准的一定是随口提出就能让大家竖起大拇指的功臣,因此人员的选定是非常困难的。毛主席思考了许久,最终决定这次评衔不仅要按照标准,更要遵循一个平衡的原则,让所有人都心服口服。

于是中央决定将有元帅资格的粟裕评为大将,萧克则被评为上将,如此一来不管是上将还是大将都能够平衡,所以当时也有“粟裕镇大将,萧克镇上将”这一说法。

授勋仪式结束后,被评为上将的许世友将军心里就有些不服气,他认为凭着自己的军功和资历能被评为大将,因此他便来找周恩来总理诉不平。

许世友的性格直来直去,没有和周恩来寒暄,一上来就说:“总理,我认为我应该被评为大将。”周恩来听后只是笑了笑说:“粟裕也是大将啊,他不管是资历还是功绩都该被授予元帅才对,如今却只是大将。”

许世友

许世友听完周恩来的话后沉默了,过了一会他又笑着说:“做不了大将之首,那我可以做第十个嘛!”周恩来又来了一句:“萧克也是上将啊。”许世友这才闭上嘴,不再说话。

大家也能从许世友这件事中能看出毛主席决策的英明,那么这么多人中,为何独独选择了萧克呢?

这一切都和萧克的性格有关,大家都知道萧克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中,他是标准的儒将,他的身上也有一种谦逊的品质。

授勋仪式结束后,大多数人觉得萧克的军衔能够更高,他听后只是笑了笑,说:“我对于这个军衔已经很满足了,我很多战友都在斗争中牺牲了,我早该打死了,评不评衔,凭什么衔我并不在意。”

萧克作为革命家和军事家的风度,早在抗战时期就传为佳话。在日常生活中,萧克十分简朴,时常穿着缝补过补丁的旧灰色军装,走在路上会和老百姓打招呼,身上没有一点身为八路军司令的架子。

萧克坚决反对利用特权帮自己孩子打招呼、说好话,他认为这样的行为是非常可耻的。除此之外萧克还坚决反对亲友在外打着自己的旗号谋得好处,而是鼓励他们要靠自己干出一番事业来。

萧克的儿子萧星华去学校上学的时候,萧克曾对他说:“任何时候都不能告诉别人,你的父亲叫萧克!”萧星华遵照父亲的意思,在学校里根本没人知道他是萧克的儿子。

萧星华读中学的时候,父母让他住校,由于家里距离学校比较远,所以他每周回家一次。每当萧星华周六晚上准备回家的时候,天都黑了,尽管如此萧克也没有接过他一次。

某次萧星华发烧,走回家后更是大病一场,萧克的妻子看后十分心疼,但萧克却没有因为这件事在之后的日子里优待自己的独子。

国家需要萧克的时候,他投笔从戎,以身许国,天下太平后他又不图回报股票配资收益,这样的品格,不正是另一个大树将军吗?





Powered by 老牌的配资机构-配资机构APP-正规的股票配资app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

Copyright Powered by365建站 © 2009-2029 联华证券 版权所有